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脑卒中患者痉挛的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muscle,BBM)在不同屈肘角度以及肌肉不同深度的硬度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1月20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3.8(30~75)岁.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定量比较BBM痉挛侧与非痉挛侧、屈肘90° 与屈肘0° 以及浅层与深层杨氏模量的差异.结果 屈肘0° 时,痉挛侧BBM杨氏模量值中位数均明显大于健侧杨氏模量值(中位数:浅层57.2 vs 31.0,P<0.01;深层74.2 vs 32.5,P<0.01);痉挛侧BBM在屈肘90°时的杨氏模量值中位数明显小于屈肘0° 时的杨氏模量值(中位数:浅层39.1 vs 57.2,P<0.01;深层42.6 vs 74.2,P<0.01);当痉挛侧屈曲0° 时,BBM浅层的杨氏模量值中位数明显小于深层(57.2 vs 74.2,P<0.01).屈肘0° 时,BBM浅层和深层杨氏模量均与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呈正相关(浅层:r=0.612,P=0.004;深层:r=0.732,P=0.000).结论 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BBM硬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