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减少资源损失,需要在保护穿层暗斜井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跨采工作面煤柱及终采线位置等相关参数.以山西神州煤业41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上部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和底板损伤状态,当穿层暗斜井位于上部正在回采工作面下方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决策,确定了4102工作面跨采行人进风斜井延深段的布置方式.与原工作面布置方式相比,优化后该工作面可多回采出约2.2万t优质主焦煤,对于进入资源枯竭阶段的矿井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推荐文章
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煤与瓦斯共采试验研究
初采期
卸压
裂隙演化
煤与瓦斯共采
小窑破坏区复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与实践
顶板
回采巷道
分区支护
围岩变形
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分析
大采高
矿压观测
支架初撑力
支架载荷
三道沟煤矿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监控系统研究实践
煤矿
大采高工作面
供电监控系统
无人化开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跨采暗斜井工作面相关参数优化研究与实践
来源期刊 煤炭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暗斜井 跨采工作面 煤柱留设 终采线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323
字数 2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99/ce2020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兵元 32 174 7.0 12.0
2 任兴云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0)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7(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暗斜井
跨采工作面
煤柱留设
终采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工程
月刊
1671-0959
11-4658/TD
大16开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80-130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2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