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自然美不胜收,其中美的精灵似有两样:西方人眼中的钻石,中国人眼中的玉石,两者皆优雅高贵。中国亘古绵延的玉文化以和田玉为世上唯一标识,被矿物学称为透闪石(美学无关功利,而目前市场将和田玉普遍当作泛称,以俄罗斯玉、韩国玉、青海玉等冒充为和田玉,商业化检测机构也对此不做区分。真伪之间的价值差,高者可至几千倍,需请诚实的玉雕家和无关利益的收藏家方可辨识)。顶级和田玉是一种次生矿物,原生矿在昆仑山4000多米的雪线以上,由于风化或地震运动跌落到山下的玉龙喀什河,再经过河水的冲刷、翻滚、打磨,褪尽冗赘的棱角,留下鹅卵状精华,变得水润石活,物化性能十分稳定。
推荐文章
浅谈光素器的裸胎艺术美
紫砂
光器
裸胎
论陶瓷艺术设计的自然美
陶瓷艺术设计
自然美
品位
马克思自然美思想探微
自然的人化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交互作用
审美教育
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建筑空间
艺术美
审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美与艺术美
来源期刊 收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和田玉 玉龙喀什河 透闪石 原生矿 检测机构 物化性能 次生矿物 玉雕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田玉
玉龙喀什河
透闪石
原生矿
检测机构
物化性能
次生矿物
玉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收藏
月刊
1005-3964
61-1273/K
16开
西安市西二环南段10号艺腾国际商务大厦A
46-17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09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6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