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在多种临床环境中,严重者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反应介导的机制可能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PD-L2属于共刺激分子家族,是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分子,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激活的PD-1及其下游分子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再灌注后晚期发挥作用.通过进一步阐明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以为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推荐文章
CHO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肾脏
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CHOP
皮肤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压疮
氧自由基
内皮素-1
缺血再灌注损伤
SIRT1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神经元凋亡
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
脑梗死体积
脑组织含水量
Bax
Caspase-3
ST-1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大脑中动脉
缺血再灌注
氧自由基
尼莫地平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D-1及其配体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医学综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2
年,卷(期) 2020,(14)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生物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0-27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5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084.2020.1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喜 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2 吴友平 驻香港部队医院手术室 1 0 0.0 0.0
6 屠伟峰 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再灌注损伤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综述
半月刊
1006-2084
11-3553/R
大16开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806室
6-10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12
总下载数(次)
49
总被引数(次)
1365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