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整脊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作用机理,以期找到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更加安全有效的优化方案,为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作铺垫.方法 收集2018年1-12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脊柱科住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120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整脊手法治疗组60例,塞来昔布口服对照组60例,治疗疗程为两周.采用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VAS评分作为整脊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前后疼痛与功能评价的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功能及改善率的量化评定;同时测量治疗前后脊柱的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及椎管中央矢状径、侧隐窝矢状径以评估整脊手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 JOA与VAS评分结果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同期治疗后及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VA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I测量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L测量治疗后、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椎椎管中央矢状径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椎侧隐窝矢状径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课题研究证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较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更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选择.
推荐文章
整脊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2例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整脊八法
针刺
壮脊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32例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壮脊手法
中药
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整脊推拿手法
腰腿痛
疗效
林氏前屈滚腰法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管狭窄症
林氏前屈滚腰法
林定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整脊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整脊手法 矢状位平衡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机制研究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药现代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0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20.01.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整脊手法
矢状位平衡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机制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