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发生部位和负荷对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风险及获益的影响.方法 选择伴CMB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4例,根据CMB发生部位分为单纯脑叶组39例,深部/幕下组62例,混合部位组113例,随访各组新发脑梗死、脑出血情况,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CMB的变化.结果 深部/幕下组既往脑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混合部位组(P<0.05).混合部位组基线CMB数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深部/幕下组[(8.69±2.75)个vs (6.65±2.47)个、(6.58±3.17)个,P<0.05].单纯脑叶组脑出血比例明显高于深部/幕下组和混合部位组(12.8% vs 3.2%、2.7%,P<0.05),且发生脑出血患者中4例基线CMB数>5个.深部/幕下组再发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混合部位组(24.2% vs 7.7%、9.7%,P<0.05).3组治疗1年后仅部分患者复查头颅MRI,其中单纯脑叶组28例,深部/幕下组40例,混合部位组56例.单纯脑叶组CMB进展比例明显高于深部/幕下组和混合部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 vs 12.5%、10.7%,P<0.05),且病灶以脑叶为主.结论 抗血小板治疗风险与CMB部位和负荷相关,单纯脑叶CMB抗血小板治疗的脑出血风险增加,治疗后CMB更易进展.深部/幕下CMB患者脑梗死复发风险更高.
推荐文章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微出血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脑梗塞/并发症
脑出血/病因学
危险因素
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抗血小板治疗
脑微出血
急性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监测
脑梗死
血小板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微出血部位和负荷与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20.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蓝丽康 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5 73 5.0 8.0
2 汤亚男 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9 20 2.0 4.0
3 黎普刚 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4 郑双双 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5 吕雪霞 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1 1.0 1.0
6 钟根龙 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0 0.0 0.0
7 项琳 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009-0126
11-4468/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081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