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沥青成分极其复杂,其中含有分子量较大的多环芳烃及其氧化产物等组分.不同来源的原料煤及生产工艺得到的煤沥青在芳构化程度、组成、性质、分子结构等方面皆差别很大.该文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段,为煤沥青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发展了普适、稳定、简单的分析方法.在GC-MS方法中采用常用的HP-5 MS柱,在线性温度梯度条件下分析,得到33个组分的色谱图,方法对不同样品的稳定性良好.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探讨了较高温度下组分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对于沥青产品的加工以及老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HPLC方法建立过程中,采用最常用的C18柱反相色谱分离模式,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线性梯度条件下建立方法,针对不同样品可以得到41个组分的稳定色谱峰.基于该文的方法,可为进一步建立煤沥青的指纹谱图库,以及进一步完善煤沥青的评价方法,开发煤沥青的新用途提供理论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研究
延胡索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丹参饮片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山茱萸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聚类分析
山茱萸
指纹图谱
模糊聚类分析
峰重叠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色谱方法的煤沥青指纹图谱构建
来源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煤沥青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裂解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2-1097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57.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57.2020.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维冰 64 332 9.0 16.0
2 许森 1 0 0.0 0.0
3 许多 2 0 0.0 0.0
4 金丹 2 0 0.0 0.0
5 王守凯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沥青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裂解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测试学报
月刊
1004-4957
44-1318/TH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46-10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25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