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高粱机械化生产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合理的株型是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与关键.育种过程中发现,矮秆雄性不育系01-26A具有和现有粒用高粱恢复系组配F1都能降低株高的独特优势,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株型调控材料.因此,对其株高遗传效应及调控基因位点进行研究,旨在探明其株高矮化遗传机理和调控机制,以期应用遗传育种手段促进高粱株型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具有矮化株高效应的01-26A和不具矮化株高效应的7050A高粱雄性不育系为试材,重点对其与7个(包括6个粒用和1个甜高粱)恢复系的杂种F1的株高及节数、穗柄下茎秆高度、穗柄长和穗长等相关参数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调控株高基因的位点Dw1、Dw2和Dw3(Dw4暂未被克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高粱雄性不育系01-26A(A1细胞质)具有显著的矮化粒用高粱株高的效应,以其为母本组配的杂种F1株高较以高粱雄性不育系7050A(A2细胞质)为母本组配的杂种F1株高降幅为15.8%,绝对值一般不超过160 cm,而以其为母本组配的甜高粱杂种F1株高降低不明显,不具矮化效应;01-26A矮化株高遗传效应主要表现在杂种F1穗柄下茎秆高度明显缩短,茎秆中下部节间长度与株高变化相关性较高;01-26A杂种F1穗柄长降低是造成株高变矮的另一原因,其效应小于穗柄下茎秆高度,而穗长对株高变化的影响很小;通过基因位点的序列和类型分析,确定了01-26A矮化基因Dw1—Dw3的基因类型,并通过多个杂交组合的株高遗传数据分析,推断01-26A基因型很可能是dw1dw1Dw2Dw2dw3dw3dw4dw4,即三矮高粱不育系;另外,通过对株高调控基因研究分析,发现01-26A的dw1和dw3矮化基因可能对粒用高粱杂种F1株高影响效应更大,而Dw2的存在是造成其与甜高粱杂种F1株高没有矮化的内在原因.[结论]高粱雄性不育系01-26A可能是具有dw1dw1Dw2Dw2dw3dw3dw4dw4基因的三矮高粱不育系,可通过降低杂种F1穗柄下茎秆高度(主效)和穗柄长(次效),实现高粱株高的矮化调控;但其与甜高粱杂交,可能由于Dw2的存在,F1并未发现明显的矮化效应.
推荐文章
果树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
果树
雄性不育
细胞生物学
生理生化水平
分子生物学
分子标记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雄性不育
细胞质不育
细胞核不育
分子标记
利用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源选育羽衣甘篮雄性不育系
羽表甘蓝
回交转育
胞质雄性不育
利用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的分子基础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基因
恢复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优异高粱雄性不育系01-26A的组配降秆效应及其分子机理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高粱 株高 遗传效应 基因位点
年,卷(期) 2020,(14)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高粱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14-282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8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1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剑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127 789 13.0 24.0
2 朱凯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90 680 12.0 24.0
3 王艳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89 583 12.0 21.0
4 李金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4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1)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粱
株高
遗传效应
基因位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