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浙江新昌大佛寺南朝弥勒造像是南朝石窟造像硕果仅存的遗迹,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研究的持续深入,新昌大佛的原始面貌和演进脉络被较为清晰地梳理出来,丰富了学界对新昌大佛的认识。结合考古学的最新成果,新昌大佛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独特的审美价值得以展现,它包括流水行云的线条美、褒衣博带的服饰美和法相圆融的境界美。刘勰为新昌大佛撰写的《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不仅记录了新昌大佛修葺的来龙去脉,还成为观察齐梁文风的宝贵窗口。同时,作为下生弥勒信仰的重要遗迹,新昌大佛是僧众南渡的见证者、是佛教中国化演进的直接参与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价值。
推荐文章
大佛寺煤矿掘进面煤壁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瓦斯涌出
煤壁
数学模型
巷道长度
浅析陕西彬县大佛寺文化定位及脉络
大佛寺
文化定位
文化脉络
大佛寺煤矿风险管理实践
工作任务分析
危险源
辨识
风险管理
大佛寺煤矿强排系统设计与应用
强排系统
支护设计
配套设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浙江新昌大佛寺南朝弥勒造像的审美特性与文化价值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创意(上)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新昌大佛 南朝弥勒造像 审美特性 文化价值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K879.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郎耀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10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昌大佛
南朝弥勒造像
审美特性
文化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创意(上)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107
出版文献量(篇)
75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