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荆江-洞庭湖关系演进和人类活动干扰导致洞庭湖区蓄洪垸内水系萎缩,削弱了农田渠系的农业灌溉和行洪排涝能力.采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水系连通性评价指标,包括河网密度、水系环度、节点连接率和水系连通度,定量评价洞庭湖区20个蓄洪垸内水系连通性的现状.结果表明:该20个蓄洪垸的总体河网密度、节点连接率和水系连通度良好,而水系环度偏低.针对3类蓄洪垸,提出不同的水系连通优化策略,以钱粮湖垸、屈原垸和安澧垸为示范案例提出优化工程思路.这3个蓄洪垸优化后河网密度分别提高5.09%、7.32%和10.63%,水系环度分别提高0.66%、16.67%和4.55%,节点连接率分别提高0.25%、3.99%和2.16%,水系连通度分别提高0.19%、4.35%和2.08%.本研究可为平原湖区蓄洪垸开展农田渠系连通工程,提升农业灌溉和治涝行洪能力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洞庭湖区水系格局及连通性优化
水系格局
水系连通性
水系结构
连通性指标
洞庭湖区
洞庭湖区蓄洪垸运用几率分析
蓄洪垸
超额水量
运用几率
模型
洞庭湖区
洞庭湖区水系格局及连通性优化
水系格局
水系连通性
水系结构
连通性指标
洞庭湖区
基于3S的洞庭湖区蓄洪垸分洪调度模型
遥感
ArcView3.2
运筹学
分蓄洪调度
路径分析
洞庭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洞庭湖区蓄洪垸内农田渠系连通性评价及优化
来源期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蓄洪垸 农田渠系 水系连通 灌溉排涝 洞庭湖区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05/j.issn.1672-643X.2020.06.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7)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蓄洪垸
农田渠系
水系连通
灌溉排涝
洞庭湖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2-643X
61-1413/TV
大16开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2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