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定位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二者地理分布呈明显耦合状态,因此研究二者在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方面的互相适应性,具有必要性和普适性.以文化空间为线索,分析总结传统村落与景区面临的协调问题,基于2类规划现行编制要求与内容分析,梳理出2类规划的互适性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是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互适实践的重要切入点.以贵州省石阡县温泉群风景名胜区楼上古村落景区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规划互适的重点问题包括:资源保护规划中的高级别景源和传统建筑的关系,景观与生态保护规划中景区科学规划与传统村落自然保护历史经验充分结合,居民点规划中在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及聚居型的基础上增加保护型,设施配套规划中结合景区地方居民和游客需求统筹考虑,建设项目整合实施的统筹关系等.
推荐文章
风景区边缘型村落改造规划——以泰山风景名胜区进贤村为例
融合式改造
边缘型村落
泰山风景名胜区
进贤村
试论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风景名胜区
景观
生态规划
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几点思考
风景名胜
资源价值
资源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风景名胜区与传统村落规划互适性影响研究——以贵州楼上古村落景区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园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传统村落 规划互适性 文化空间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风景园林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6
字数 7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75/j.cla.2020.06.00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压芳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6 91 6.0 9.0
2 高蛤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 0 0.0 0.0
3 曾增 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传统村落
规划互适性
文化空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园林
月刊
1000-6664
11-2165/T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楼708室、711室
82-2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4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