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4-溴-1,8-萘酐为起始原料,通过与N-氨基吡啶发生酰化反应制得4-溴-N-氨基吡啶-1,8-萘酰亚胺后,再与正丁胺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并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Cd2+、Cr2+、Cu3+、Fe2+、Sm3+、K+、La3+、Mg2+、Ba2+、Zn2+、Ni2+、Ir3+、Al3+ 13种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 表明,随着各种金属离子的加入,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猝灭现象;在pH 7.40时,目标化合物对Fe3+的识别作用最优,检出限为2.55×10-3 mol/L,配合常数为6.02×105 L/mol,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
推荐文章
N-丁基-4-(6'-氨基己基)氨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其与曙红Y的能量转移
1,8-萘酰亚胺
1,6-己二胺
N-丁基-4-溴-1,8-萘酰亚胺
N-丁基-4-(6′-氨基己基)氨基-1,8-萘酰亚胺
曙红Y
能量转移
新型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
合成
4-哌吡嗪基-N-甲基-1,8-萘酰亚胺
光致电子转移
荧光
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存储性能
萘酰亚胺
吸电子基团
电荷转移
分子模拟
存储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丁胺-N-氨基吡啶-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金属离子识别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金属离子荧光探针 1,8-萘酰亚胺 合成 识别作用 荧光猝灭效应 配合常数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试剂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7-3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26.3
字数 3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2/j.cnki.hxsj.202000717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彩娜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23 42 4.0 5.0
2 辛懋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17 27 3.0 4.0
3 刘汉甫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20 63 5.0 7.0
4 赵丽娅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5 0 0.0 0.0
8 彭兰兰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离子荧光探针
1,8-萘酰亚胺
合成
识别作用
荧光猝灭效应
配合常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