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1962 - 2018年甘肃省黄鼠疫源地鼠鼠疫自然疫流行病学特征,为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整理1962 - 2018年甘肃省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监测资料和疫情总结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鼠疫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人群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动物地理分布、染疫动物及媒介等。结果:1962 - 2018年,甘肃省黄鼠疫源地内仅1962年发生1起人间鼠疫,本次疫情共发病26例,死亡11例,发病率为29.89%(26/87),病死率为42.31%(11/26)。病例主要分布在会宁县刘寨乡、新塬乡,发病时间为7 - 8月份。1962 - 2018年,甘肃黄鼠疫源地共出现2次动物间鼠疫流行高峰,检菌地区分布于会宁县刘寨乡北部地区及接壤的平川区种田、复兴2个乡镇,判定动物疫点5处。染疫动物种类为黄鼠和沙狐,染疫媒介种类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和阿巴盖新蚤,动物鼠疫流行时间为4 - 8月份;黄鼠血清F1抗体阳性115份,其中会宁县检出阳性血清92份、平川区检出阳性血清23份,分布于2个县(区)5个乡镇的11个村;疫源地内共发现动物30种,隶属5目11科5亚科21属,黄鼠占绝对优势,占历年调查啮齿类动物总数的69.1%(2 464/3 567);共调查疫源地12 482.9 hm 2,捕黄鼠9 709只,平均密度为0.78只/hm 2。 结论:甘肃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呈间歇性流行状态,应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在居民区应主动加强鼠情监测和人间鼠疫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推荐文章
2007年德格县旱獭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旱獭鼠疫
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四川省德格县旱獭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旱獭鼠疫
流行病学
调查
云南省野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生态学调查
蚤类
鼠疫疫源地
生态调查
剑川
云南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鼠疫噬菌体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
梁河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62 - 2018年甘肃省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动态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鼠疫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现场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5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231583-20190813-002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鼠疫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月刊
2095-4255
23-1583/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14-3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60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