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终末期肾病(ESRD)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阶段,大部分ESRD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而功能良好且通畅率令人满意的血管通路对其至关重要.上肢是患者构建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位置,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存在上肢血管或中心静脉资源耗竭等问题,无法构建上肢血管通路.对此,可以考虑构建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作为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的通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构建下肢AVG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中远期随访结果,以期为此提供经验证据.
方法:回顾2014年3月-2018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32例构建下肢AVG的ESRD患者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的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能触及AVG震颤,围术期1例患者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予药物、加强透析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后死亡;2例患者出现移植物血栓形成,切开导管取栓后造影未见吻合口及流出道静脉狭窄,术后AVG恢复通畅,顺利透析.所有患者围术期间无感染、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HAIDI)、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1个月.随访期间出现AVG狭窄13例(40.6%),闭塞10例(31.3%),经外科手术或腔内手术修复后恢复AVG通畅;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3例(9.4%),其中1例患者移植物局段感染,行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段切除,自体静脉移植术后顺利保留AVG并用于透析,2例患者因移植物全段感染予全段切除.期间未出现假性动脉瘤、HAIDI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初级通畅时间为(20.4±3.32)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为64.6%、44.7%、19.6%;次级通畅时间为( 38.7± 5.52 )个月,1、2、3年次级通畅率为79.6%、 79.6%、 54.6%.
结论:下肢AVG经修复后可达到较满意的次级通畅率,对于无法建立上肢血管通路患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通路选择.规范的术前评估、手术及穿刺中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规律的随访是保证其远期通畅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