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位于甘肃景泰喜泉镇三塘村破裂带是海源大地震最西端的一段破裂带,但其形迹非常清晰,穿山越岭而去,甚为壮观,并且有着特殊的断层涌出物,另外在震源物理和震源机制上也有特殊的意义,他被认为是民勤地震带与海原地震断裂带的交汇点.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初即被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学者发现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这里有郭增建、冯学才在断裂带上放置的两堵地震形变观测墙(1984 年建立),并且在此立碑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呼吁民众对断裂带和地震形变观测墙予以保护.另外在断裂带的大砂沟上有一个古地震探槽剖面,是在20 世纪80 年代由兰州地震研究所刘百篪与周俊喜开挖,探槽揭示了海原大地震前的几次古地震事件,该剖面清晰,具有全段对比性,是海原大地震著名及较早剖面之一.
推荐文章
海原地震Ⅸ度带内滑坡与地质地貌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地震
黄土滑坡
地质地貌
相关关系
汶川 MS 8. 0 地震破裂带土壤气中 H2浓度时空变化
氢气
土壤气
破裂带
汶川地震
地震破裂产生的动态应变场的模拟计算研究
离散波数法
地震破裂
应变时程
动态应变场
1936年甘肃康乐63/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调查
地表破裂带
1936年康乐63/4级地震
同震位移
基岩崩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20年海原地震破裂带甘肃景泰三塘村段得以保护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简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2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0-0844
62-1208/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54-2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