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物候指植被生长发育的节律性变化,是对气候和环境变化长期适应的结果.本文通过研究植被指数(NDVI、E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与总初级生产力(GPP)之间关系,探究各指数在研究区反映植被动态变化的能力,为深入了解人工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imesat 3.3软件对2007-2011年MODIS NDVI、EVI、GOME-2 SIF、通量塔GPP数据分别进行滤波.采用双逻辑斯蒂方程对4种指数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并根据曲线最大变化速率提取生长季开始期(SOS)和生长季结束期(EOS).利用相关性分析、均方根误差分析研究NDVI、EVI、SIF反映植被动态特征的能力.[结果](1)2007-2011年MODIS NDVI、EVI、GOME-2 SIF、通量塔GPP这4种时间序列曲线变化特征基本一致,NDVI、EVI、SIF月均值均与GPP月均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2)GPP月均值与NDVI、EVI之间决定系数R2在春季、秋季均大于SIF.然而,在夏季GPP月均值与NDVI呈现显著相关性,与EVI和SIF并无明显线性关系.(3)NDVI、EVI、SIF与GPP提取物候参数的均方根误差结果显示:利用EVI提取物候参数结果与GPP最为接近,其次为NDVI,最后为SIF.[结论]在本研究区内,MODIS NDVI、EVI能够更好地反映植被动态变化特征.由于NDVI、EVI数据是依据植被冠层结构光谱特性和叶片反射率提取的物候信息,因此会导致植被指数(NDVI、EVI)提取物候期比GPP提取物候开始期提前和物候结束期滞后.利用SIF数据提取物候参数SOS和EOS均提前于GPP数据提取物候参数S0S和EOS.SIF数据由于像元覆盖面积与通量塔GPP数据不完全吻合影响了GPP与SIF之间的相关关系.
推荐文章
基于多种遥感植被指数、叶绿素荧光与CO2通量数据的温带针阔混交林物候特征对比分析
植被物候
植被指数
叶绿素荧光
通量数据
温带混交林
动态阈值法
运用植被指数时序特征对落叶松人工林分类
落叶松人工林
植被指数时序特征
森林分类
最大似然法
随机森林法
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贮量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生物碳贮量
生物量转化和扩展因子
生物量扩展因子
根茎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植被指数、叶绿素荧光和碳通量的华北山地人工林物候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植被物候 植被指数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总初级生产力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771.8|S718.5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71/j.1000-1522.202001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平 112 2059 28.0 39.0
2 张劲松 140 2180 27.0 38.0
3 张静茹 5 35 3.0 5.0
4 同小娟 1 0 0.0 0.0
5 刘沛荣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7)
共引文献  (271)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3(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2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物候
植被指数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总初级生产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