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森林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条件.为研究冀西北3种森林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张家口市崇礼区清水河流域恢复年限40年的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乔木林和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测定了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特征,采用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法对3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种植被恢复类型中,落叶松林与虎榛子灌木林土壤容重明显低于油松林,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大于油松林.(2)虎榛子灌木林的土壤水分自然储量明显大于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表现为落叶松林>虎榛子灌木林>油松林.(3)3种植被恢复类型中,落叶松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储量高,虎榛子灌木林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储量高,油松林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储量高.(4)经土壤肥力指数综合评价,3种植被类型对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落叶松林>虎榛子灌木林>油松林.油松林土壤肥力与其他两种林分差距较大,主要由于其枯落物难于分解,上中层土壤(0—40 cm)有机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推荐文章
不同恢复类型植被细根分布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耦合关系
黄土高原
退耕年限
植物细根
恢复方式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CCA
因子分析
群落类型
土壤肥力质量
西洋参种植年限不同的土壤与不同环境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西洋参
种植年限
参床土壤
农田地
林地
土壤理化性质
北京延庆飞播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
飞播林
理化性质
植被类型
油松
蒙古栎
山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冀西北3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肥力评价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落叶松 油松 虎榛子 植被恢复 理化性质 土壤肥力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0-15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5|X1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香玲 19 104 6.0 10.0
2 李洁 13 22 3.0 4.0
3 滑磊 1 0 0.0 0.0
4 任启文 1 0 0.0 0.0
5 孙杰肖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7)
共引文献  (38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落叶松
油松
虎榛子
植被恢复
理化性质
土壤肥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