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检测颅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解剖关系,探讨其对手术的指导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Siemens 3.0T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对79例颅内幕上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TI扫描,应用DSI-Studio软件进行后处理成像,分析颅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间的解剖关系.分别获取肿瘤脑白质纤维区、肿瘤周围的水肿区、肿瘤周围脑白质纤维区、肿瘤对侧正常脑白质纤维区的各向异性(FA)分数值.结果 所有患者的脑白质神经纤维束均有不同程度移位;肿瘤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呈浸润或破坏者,肿瘤病理结果恶性程度高;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破坏范围及程度与肿瘤的良恶性程度有关.在肿瘤脑白质纤维区,高级别胶质瘤FA值与低级别胶质瘤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肿瘤周围水肿区、肿瘤周围脑白质纤维区、肿瘤对侧正常脑白质纤维区,F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TI能在活体无创、直观地显示颅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解剖关系,对神经外科医生为颅内肿瘤患者术前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手术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扩散张量成像在视辐射成像中的应用
扩散张量成像
视辐射
磁共振成像
脑弥散张量成像的运用及进展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扩散张量成像在周围神经变性及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
周围神经
沃勒变性
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弥散张量成像在检测颅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解剖关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神经纤维束 颅内肿瘤 胶质瘤 神经影像学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5-11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9.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07/j.issn.0258-4646.2020.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义宝 37 122 7.0 9.0
2 李婷 57 299 10.0 14.0
3 李虹 26 96 6.0 9.0
4 王帅 20 27 2.0 4.0
5 仇波 53 134 6.0 7.0
6 呼虹宇 4 8 2.0 2.0
7 韩奕勃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神经纤维束
颅内肿瘤
胶质瘤
神经影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0258-4646
21-1227/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8-17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49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