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小梁切除组与光凝术组,各40例(40眼).观察术后手术成功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 小梁切除组患者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光凝组[80.00%(32/40);χ2=4.114,P=0.043].术后小梁切除组与光凝组术组患者眼压在随访的6个月内存在先降后升的趋势,在随访期间两组眼压比较小梁切除组更低(P<0.05);在观察时间内两组患者眼压的变化趋势有随时间延长而稳定的趋势(P<0.05).术后前小梁切除组与光凝术组患者PV、HCT及PAdT指标均降低,小梁切除组低于光凝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20.00%(8/40):42.50%(17/40);χ2=4.713,P=0.030].结论 雷珠单抗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安全性较好.
推荐文章
半导体激光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护理
半导体激光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护理
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注射液
小梁切除术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全视网膜光凝
5-氟尿嘧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液流变学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1-4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5.3
字数 2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玉春 太白县医院眼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液流变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