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歧化和缩合反应原理,采用相转移催化一锅法将原料氢氧化钠、硫磺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成双-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四硫化物,考察了原料配比、氢氧化钠浓度、滴加方式及催化剂等对产品质量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硫磺: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0:1.33:4.06,氢氧化钠浓度为25%,以2%四丁基氯化铵复配季铵盐作催化剂,歧化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0 min,缩合反应温度85℃,滴加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 h,在此条件下,产率95.6%,硫含量为22.7%.
推荐文章
氨基硅烷偶联剂
氨基硅烷
偶联剂
合成
硅烷偶联剂在涂料与涂装中的应用进展
硅烷
偶联剂
涂料
抗蚀性
附着力
硅烷偶联剂改性茶皂素膨胀阻燃剂及涂料应用
硅烷偶联剂
茶皂素膨胀阻燃剂
改性
热解性能
阻燃涂料
阻燃性能
用于纳米材料功能化改性的新型硅烷偶联剂制备研究
硅烷偶联剂
实验条件
表面张力
仪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锅法制备含硫硅烷偶联剂TESPT
来源期刊 应用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含硫硅烷偶联剂TESPT 相转移催化 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氢氧化钠 一锅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8-1420,14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30.3
字数 27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子林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化工材料中心 16 41 4.0 5.0
2 高丽霞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化工材料中心 9 34 4.0 5.0
3 孔振兴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化工材料中心 5 11 2.0 3.0
4 朱淮军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化工材料中心 5 4 1.0 1.0
5 吴海鹰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化工材料中心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硫硅烷偶联剂TESPT
相转移催化
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氢氧化钠
一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工
月刊
1671-3206
61-1370/TQ
大16开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52-22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9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46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