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比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软脑膜侧支代偿评估的一致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51例,患者发病1周内同时接受CTA和DSA检查.CTA和DSA血流评分分别由2位医师双盲评估患者侧支血流情况,分为血流良好、一般和不良,以DSA为金标准,判断CTA评估的准确性,应用Kappa检验评估的一致性.3个月时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患者预后,分析2种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景 CTA血流评分判断侧支血流良好9例,一般19例,不良23例,DSA血流评分判断侧支血流良好5例,一般21例,不良25例.2住医师CTA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κ=0.655,95%CI:0.471~0.820,P<0.01);2位医师DSA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κ=0.732,95%CI:0.556~0.891,P<0.01).CTA评估侧支血流不良的敏感性是80.77%,特异性是72.00%,阳性预测值是75.55%,阴性预测值是78.26%,准确性是76.47%.CTA与DSA评分为中度一致性(κ=0.420,95%CI:0.206~0.621,P<0.01).CTA血流评分与3个月预后相关(OR=0.19;95%CI:0.04~0.84,P=0.028).DSA判断侧支不同血流程度患者吸烟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45).结论 CTA与DSA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血流中度一致;CTA血流评分与3个月预后相关;吸烟可能与侧支血流是否良好有关.
推荐文章
头颅双能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双源CT
双能量
脑血管造影
不同模式减影血管造影遥控对比剂跟踪技术应用
对比剂跟踪技术
膝关节到达时间
自动模式
互动模式
手动模式
双能量减影法与常规减影法CT血管造影在颅外颈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双能量
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烟雾病侧支循环途径的评价
血管痰病/放射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脑底并常血管网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软脑膜侧支循环评估对比
来源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软脑脊膜 侧支循环 吸烟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20.0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软脑脊膜
侧支循环
吸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009-0126
11-4468/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081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