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彝医学是彝族先民根据所创制的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将人体与时空的关系放入宇宙八角这个术数布局之中,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节律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气浊的升降浮沉的圆运动变化规律阐释生命-时空关系为核心的阴阳疗疾医学理论体系.彝医和中医是对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和《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时期的伏羲先天易学,阴阳五行是二者相关医学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彝医治病用药的理论基础,是判断寒热和虚实的两大坐标.中医、彝医以及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医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医学.
推荐文章
试论针刀医学和中医学关系
针刀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一)
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学
科技文化
人文文化
天人合一
气一元论
阴阳五行学说
人本人伦
仁心仁术
和合兼容
特色优势
文化
科学
科技内涵
科学精神
互联网与中医学教育
互联网
中医学教育
资源利用
论"经典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
经典中医学
现代中医学
中西结合医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彝医学与中医学关系初探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彝医 《哎哺啥呃》 《黄帝内经》 阴阳五行 中医学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9-18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0.09.4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进 101 377 10.0 14.0
2 罗艳秋 48 137 6.0 8.0
3 徐士奎 34 9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彝医
《哎哺啥呃》
《黄帝内经》
阴阳五行
中医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