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加热与未加热毫针对5-盐酸氨酮戊酸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毫火针和毫针在SD幼鼠皮肤中产生的微孔道,检测针刺后不同时间点SD幼鼠皮肤的经皮水分丢失分析皮肤屏障受损情况,再通过经典的垂直透皮扩散实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计算5-盐酸氨酮戊酸的体外透皮累积量.结果:HE染色可见毫火针组微孔道深度较未加热的毫针组深(P<0.001).TEWL数据可以看出,皮肤屏障受损后,毫火针组与毫针组在24小时内具有较快的修复能力.HPLC艾拉累积透皮量结果显示,毫火针和毫针组5-盐酸氨酮戊酸累计透皮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毫火针比毫针组更具有优势(P<0.001).结论:毫火针与毫针作用于SD幼鼠皮肤均有利于5-盐酸氨酮戊酸的吸收,毫火针促渗效果更明显.
推荐文章
促渗剂对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促渗剂
盐酸小檗碱
经皮渗透
黄体酮透皮给药系统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的研究
透皮给药系统
压敏胶骨架
透皮促进剂
聚丙烯酸酯
黄体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氮酮和薄荷醇对联苯苄唑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氮酮
薄荷醇
联苯苄唑
经皮渗透
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环吡酮胺和水杨酸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药理学
药物联用
离体透皮吸收试验
透皮促进剂
水杨酸
环吡酮胺
贮库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毫火针与毫针对5-盐酸氨酮戊酸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5-盐酸氨酮戊酸 毫火针 毫针 透皮吸收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4.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4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5-盐酸氨酮戊酸
毫火针
毫针
透皮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