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研究皖北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活型组成,进而阐明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模式对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有54种植物,隶属26科54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工混交林有植物种类16科26种,分别占总数的61.5%和48.1%。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 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灌丛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 + 牡荆草灌丛植物种类分别为32和33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59.3%和61.1%。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生活型也有差异。侧柏 + 构树人工混交林群落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酸枣 + 牡荆灌丛和荩草 + 牡荆草灌丛则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侧柏 + 构树混交林 > 酸枣 + 牡荆灌丛 > 荩草 + 牡荆草灌丛,但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荩草 + 牡荆草灌丛 > 酸枣 + 牡荆灌丛 > 侧柏 + 构树混交林。Sörensen较高值出现在酸枣 + 牡荆灌丛与侧柏 + 构树混交林和荩草 + 牡荆草灌丛之间,侧柏 + 构树混交林与荩草 + 牡荆草灌丛Sörensen多样性值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人工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皖北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石灰岩山地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群落结构
生态恢复
皖北石灰岩山地植被对地表节肢动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恢复
群落结构
节肢动物
石灰岩山地
干扰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干扰
植物群落
物种组成
多样性
燕山北部山地不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化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燕山山地
坡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皖北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草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石灰岩山地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群落结构 生态恢复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5-85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9-047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灰岩山地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群落结构
生态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科学
月刊
1001-0629
62-1069/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54-5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750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