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希氏束穿透束沿室间隔膜部后下缘下行,走行于无冠窦和右冠窦交界的下方分出左束支沿左室间隔面再向下,左束支大多分为两束,其间有交叉呈扇形分布于左室间隔心内膜下.研究发现,大部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可在左束支区域起搏低起搏阈值输出下得到纠正,对于症状缓慢型心律失常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为提高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植入成功率,了解左束支区域的解剖及解剖结构变化对于成功的左束支区域起搏显得至关重要.现就左束支的解剖特征对左束支区域起搏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做一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左束支解剖结构对左束支区域起搏的临床指导意义
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左束支解剖 左束支区域起搏 生理性起搏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6-1198,12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6/j.cnki.issn.1004-3934.2020.1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小霜 1 0 0.0 0.0
2 范洁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9(1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左束支解剖
左束支区域起搏
生理性起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月刊
1004-3934
51-1187/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6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