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考察添加生物炭对生物滞留设施基质特性以及养分淋失的影响,采用去离子水对不同基质进行降雨淋洗模拟实验.结果 显示,添加生物炭后基质的饱和导水率、滞留能力平均提高21%、41%,并且N、P养分的累积淋失量降低.添加老化前的生物炭,混合式填充方式比分层式填充方式基质的饱和导水率更高、滞留能力更好;生物炭老化后,亲水性、极性、酸性官能团增加,静电斥力降低,而且干湿交替方式比恒湿方式的老化作用更强.基质的饱和导水率、滞留能力、氮磷的累积淋失减控能力随生物炭老化作用的增强而增强,生物炭的这一特性有望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N、P淋失的长效控制.
推荐文章
玉米生物炭和改性炭对土壤无机氮磷淋失影响的研究
改性生物炭
吸附
氮磷淋失
物理隔离层
生物炭对冻融黑土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冻融
生物质炭
黑土
铵态氮
硝态氮
水肥管理及生物炭施用对作物产量和磷效率及磷淋失的影响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
水肥调控
生物炭
作物产量
磷肥偏生产力
磷素淋失
施用生物炭对云南烟区典型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生物炭
养分淋失
紫色土
赤红壤
黄棕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炭填充方式与老化对生物滞留氮磷淋失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炭 基质 养分 淋失 老化
年,卷(期) 2020,(15) 所属期刊栏目 城市雨水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9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20.15.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炭
基质
养分
淋失
老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