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究埋深、 粒径对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选取济北矿区煤样,在对深部煤层物化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热板实验测得不同埋深、粒径的煤最低着火温度.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煤尘层厚度为5mm,埋深增加,其挥发分含量上升,由33.65%增至38.9%,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330℃降至270℃,煤尘层着火现象用肉眼可观测到.随煤样粒径不断减小,不同埋深煤样的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明显减小,在煤尘层同为5mm时,随煤样粒径由180μm逐渐减小到75μm,3种不同埋深煤样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分别减小了16%、19%、25%,差异显著.
推荐文章
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煤尘层厚度
着火温度
变化规律
煤尘粒径
微米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特性试验研究
煤尘云
最低着火温度
质量浓度
惰性粉尘
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煤尘层厚度
着火温度
变化规律
煤尘粒径
不同煤质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煤尘爆炸
煤尘云着火
最低着火温度
煤尘变质程度
煤尘粒径
惰性岩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济北矿区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煤炭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埋深 红外光谱 粒径 挥发分 着火温度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D75
字数 3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99/ce2020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文彬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30 130 7.0 10.0
2 刘晴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8 4 2.0 2.0
3 宋蕾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6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9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埋深
红外光谱
粒径
挥发分
着火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工程
月刊
1671-0959
11-4658/TD
大16开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80-130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20
总下载数(次)
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