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比研究缺光子孔径斜率置零复原法和缺光子孔径去除复原法的波前复原误差.首先研究了单子孔径缺光的情况,分析表明:缺光子孔径斜率置零法的波前复原误差呈现随子孔径中心相对全口径中心的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即孔径中心部分的缺光子孔径的复原误差小,孔径边沿缺光子孔径的复原误差大;而缺光子孔径去除法的波前复原误差在孔径上分布比较均匀并且较小.缺光的子孔径数目增加后,波前复原误差也随之增加.对比研究了多子孔径缺光的情况,结果表明缺光子孔径去除复原法虽然计算量大,但波前复原误差要小得多.
推荐文章
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的最优模式复原
测量与计量
最优模式
相关分析
探测噪声
剪切干涉仪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波前复原比较
横向剪切干涉仪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波前复原算法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Matlab仿真
光学工程
Hartmann传感器
Matlab仿真
增大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动态测量范围的方法
自适应光学
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动态范围
外推法
焦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部分子孔径缺光对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波前复原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斜率置零法 子孔径去除法 波前复原误差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全息与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52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3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2047.04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剑峰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1 140 4.0 11.0
2 李新阳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84 1029 16.0 30.0
3 罗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5 1 1.0 1.0
4 魏平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5 28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信号处理
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斜率置零法
子孔径去除法
波前复原误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