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四氮杂环庚烯底物(M0)及其噻吩衍生物(M1~M4)的HOMO与LUMO能量、电离能(IP)、电子亲和势(EA)以及重组能(λ).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上述化合物的吸收与荧光光谱.结果 表明,对于M0~M4分子,S0←→S1电子跃迁均归属于相应分子HOMO、LUMO之间的π←→π*跃迁,S1态均为明态.引入噻吩对上述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产生深刻影响.S0←→S1电子跃迁振子强度由相对较强(M0~M1)变成最强(M2~M4).随着噻吩环增多,计算的IP、λ值依次降低而EA值依次增大,表明相应空穴、电子的注入与传输能力依次增强.λelectron与λhole差值小(≤0.09 eV),表明空穴、电子传输平衡性好.所有计算结果暗示M3~M4分子可用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空穴、电子注入和传输材料.
推荐文章
新型锌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
锌酞菁
荧光量子产率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光热转换效率
合成
两个新的2-萘酮衍生物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
2-萘酮衍生物
咔唑
聚合物基质
光物理性质
1,8-萘啶衍生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1,8-萘啶衍生物
发光
光物理性质
荧光探针
生理活性
新型并噻吩五元杂环酮类衍生物的合成
并噻吩五元杂环酮
Suzuki偶联反应
Friedel-Crafts成环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理论研究四氮杂环庚烯噻吩衍生物光物理性质1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海洋荧光分子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 前线分子轨道 重组能 噻吩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8-161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才红 24 197 8.0 13.0
2 庾弘朗 13 14 2.0 3.0
3 朱勋 3 0 0.0 0.0
4 谢文倩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洋荧光分子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
前线分子轨道
重组能
噻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