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高新医院自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20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时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给予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血脂复常率、左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聚集正常、不良事件、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复常率、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率、血小板聚集正常率分别为93.00%、87.00%、96.00%,均高于对照组的76.00%、69.00%、84.00%(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00%、36.00%,高于对照组的18.00%、22.00%(P<0.05);观察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9.0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提高血脂复常率、左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聚集正常率,但会增加出血风险,且并未降低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及脑卒中事件.
推荐文章
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心肌梗死
稳定性冠心病
预后
雷尼替丁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影响
雷尼替丁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栓栓塞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检测的临床意义
老年人
冠心病
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140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危稳定性冠心病 延长双重抗血小板 不良事件 联合终点事件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8-4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2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高危稳定性冠心病
延长双重抗血小板
不良事件
联合终点事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