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氮气气氛下于微波场中对活性半焦进行加热,考察温度对活性半焦组成、 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微波场中活性半焦的水分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至300℃趋于稳定;在温度为300~500℃时活性半焦大幅热解,产出焦油和煤气,从而挥发分含量大幅下降;高温下活性半焦发生的缩聚反应导致氢元素含量降低,而碳元素的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氧在活性半焦中以含氧官能团的形式存在,其在较低温度下即开始断裂,至600℃左右反应基本完成,氧元素含量趋于稳定.微波作用使活性半焦颗粒内外同步快速升温,温度为300~500℃时,气态产物集中释放,形成的孔隙明显增多,孔径增大;气体产物集中逸出会对活性半焦层片产生剥离效应,芳香碳网层间距d002略有增加.在100~900℃区间,900℃时活性半焦的结构单元最大,芳香环碳网平面在空间排列的有序程度最高.
推荐文章
挥发分-半焦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
挥发分-半焦交互反应
生物质
热解
半焦
AAEM
反应活性
高温热处理对活性半焦烟气脱硫的影响
活性半焦
烟气脱硫
高温热处理
表面性质
离子液体预处理对桉木热解半焦结构和反应性的影响
离子液体
桉木
热解
半焦
反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场中热再生温度对活性半焦组成、 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波场 活性半焦 组织结构特性 温度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煤炭深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4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00/j.cnki.11-2627/td.2020.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娜 9 16 2.0 4.0
2 刘鹏飞 4 36 2.0 4.0
3 吴奕萱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场
活性半焦
组织结构特性
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月刊
1005-8397
11-2627/TD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青年沟路23号安源大厦529室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4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24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