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两种林型下树倒林隙内丘坑微立地类型(丘顶和坑底)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分形特征.结果 表明:两种林型的土壤微团聚体0.25~2 mm和0.05~0.25 mm粒级含量较高,分别为25.7%~50.7%和27.0%~42.8%,<0.002 mm粒级含量最小,为4.4%~8.9%.在两种林型的树倒林隙内,坑底和丘顶的土壤容重较大,且丘顶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坑底.阔叶红松林树倒林隙内丘顶和坑底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云冷杉红松林.<0.002 mm土壤微团聚体与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无相关性,0.25~2 mm和0.002~0.02 mm土壤微团聚体分别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通气度、有机质、全磷、全氮和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整体来看,阔叶红松林的土壤分形维数(D)和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PCM)大于云冷杉红松林.两种林型下,丘顶和坑底的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粒级比值(RMD)均增高.土壤D和PCM与各土壤理化性质均无显著相关性,土壤RMD与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土壤容重和通气度呈显著负相关.丘顶和坑底微立地的形成会导致土壤较大粒级微团聚体减少,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土壤D和PCM增加,RMD显著增加;土壤RMD可作为定量化描述不同林型下丘坑微立地内土壤理化性质的指标.
推荐文章
川中丘陵区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的影响
川中丘陵区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土壤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理化性质
影响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更新的土壤特征因子
天然红松混交林
林隙
更新
土壤特征
汶川震区不同植被下土壤组成及其分型特征
汶川地震
植被恢复
土壤颗粒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林型和微立地类型及其土壤性质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土壤
抗侵蚀能力
丘坑微立地
土壤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林型树倒林隙内微立地类型的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分形特征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丘坑微立地 土壤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组成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7-110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78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7/j.1001-9332.202004.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新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98 1707 24.0 35.0
2 段文标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93 1210 19.0 30.0
3 曲美学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6 12 2.0 3.0
4 兰航宇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4 4 1.0 2.0
5 王亚飞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4 4 1.0 2.0
6 杨习锋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 0 0.0 0.0
7 孟思静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 0 0.0 0.0
8 陈佳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5)
共引文献  (648)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5(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3(4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7(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8(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丘坑微立地
土壤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组成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