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与脾阳虚证的相关性及内在联系.方法 将3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AD组及脾阳虚证组,每组1 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25 mg/mL克林霉素、50%大黄水煎液2mL灌胃,每天1次,连续10天.观察3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2h粪便总重的变化.运用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检测大鼠血清中的代谢产物.代谢组学数据运用Markerlynx软件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组间代谢产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选取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 )>1筛选潜在生物标记物,并通过P<0.05和fold change value >2来确定生物标志物.结果 一般情况:AAD组、脾阳虚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溏、活动度减低、乏力、毛发枯槁等表现;体重:造模第10天,AAD组、脾阳虚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AAD组与脾阳虚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粪便总重:造模第5、10天,AAD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脾阳虚证组与AAD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AAD组、脾阳虚证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质谱图的峰高、峰面积不同,说明某些物质的含量发生了变化.OPLS-DA分析得出空白组、AAD组、脾阳虚证组各组聚类明显,可以有效判别AAD组、脾阳虚证组与空白对照组.AAD组鉴定出22个生物标志物,脾阳虚证组鉴定出21个生物标志物.在AAD组、脾阳虚证组中筛选出7个相同的生物标志物:O-磷酸高丝氨酸、戊二酸甘氨酸、十二烷酰肉碱、VPGPR肠抑素、DG(14∶0/14∶0/0∶0)、D胆素、PI[16∶0/18∶2(9Z,12Z)].结论 从中医证候及代谢水平上认为脾阳虚证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内在联系,二者可能均对氨基酸、脂肪酸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影响.
推荐文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中医证候
流行病学研究
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脾肾阳虚证的疗效观察
附子理中汤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脾肾阳虚证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肠宁汤
老年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临床疗效
乌梅丸治疗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证体会
乌梅丸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寒热错杂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脾阳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脾阳虚证 大黄 克林霉素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5-12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61/j.cjim.20200806.3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6)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代谢组学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脾阳虚证
大黄
克林霉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