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荒漠植物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选择了荒漠化草原上5种典型的植物群落——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nshanica)、斑子麻黄(Ephedra rhgtidosperma Pachom)/鹰爪柴(Convolvulus gortschakovii Schrenk)、灰榆(Ulmus glaucescens)/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松叶猪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采集植物冠下的土壤,并以各群落中相应的裸地土壤作为对照,采用调查采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不同土壤样品的化学性质及酶活性,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RDA分析不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7种植物均能提高N/P比,丁香使有机质增加最多,增加了119.2%,灰榆使速效钾增加最多,增加了211.7%,红砂使速效氮增加最多,增加了148.8%;(2)7种植物均能增加两种或多种土壤酶的活性,亦使土壤中一种或多种营养成分提高,但不同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富集作用差异较大,其中,贺兰山丁香、灰榆、松叶猪毛菜、蒙古扁桃和红砂对土壤养分的富集效果较佳,是较为理想的植物群落类型,而斑子麻黄和鹰爪柴对土壤养分的改善作用很小;(3)土壤酶活性与各化学性质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植物能促使酶活性与各化学性质间的关系更密切;(4)荒漠植物使土壤酶与有机质、全钾、全氮、速效钾、速效氮等营养成分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速效钾和有机质是影响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酶活性的最重要因素.综上,贺兰山保护区自然生境中的优势植物群落对土壤酶和营养成分的富集作用具有明显的物种效应,贺兰山丁香、灰榆、松叶猪毛菜、蒙古扁桃和红砂对荒漠土壤的修复作用较好.
推荐文章
荒漠风沙土的理化性质对酿酒葡萄根系分布的影响
风沙土
理化性状
酿酒葡萄
根系分布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酶活性分析
土壤酶活性
肥力
酿酒葡萄
宁夏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措施探讨
酿酒葡萄
产业发展
宁夏
贺兰山东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贺兰山东麓荒漠植物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荒漠化草原 荒漠植物 土壤营养成分 土壤酶活性 RDA分析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6-2354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48|X1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12.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3)
共引文献  (451)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8(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1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2(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3(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4(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5(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化草原
荒漠植物
土壤营养成分
土壤酶活性
RDA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