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香蕉(Musa paradisiaca)茎叶废弃物进行500℃厌氧处理制备生物炭,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生物炭与土壤的质量百分比:CK,0%;C1,1%;C2,2%;C3,3%)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为香蕉茎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C1,C2,C3)使土壤容重显著降低15.4%—34.34%;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毛管孔隙分别增加8.07%—35.40%、14.36%—34.21%和11.96%—31.9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98.17%—273.45%、50.82%—140.77%、8.33%—34.26%、36.07%—90.16%、16.74%—63.0%、36.04%—84.73%、22.57%—288.09%和33.77%—124.70%;土壤pH值增加了1.38—1.99个单位.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23.94%—78.87%、7.84%—29.51%、32.95%—95.45%和36.78%—112.64%;土壤可培养细菌、固氮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提高了2.45%—13.07%、14.10%—78.31%和6.64%—19.14%;可培养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分别降低了5.38%—23.19%和4.73%—28.13%,均以3%处理效果明显.Biolog-Eco分析的每孔平均吸光度值(AWCD)、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有所提高.香蕉黄叶率、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香蕉茎叶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总之,香蕉茎叶生物炭通过对蕉园酸化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优化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施用量在3%时,对蕉园土壤培肥效应和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作用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酸化土壤的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碱性肥料调节香蕉园土壤酸度及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
碱性肥料
蕉园土壤
土壤酸性
香蕉枯萎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香蕉产量
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印楝渣
生物药肥
解淀粉芽孢杆菌
香蕉生长
香蕉枯萎病
防治效果
生物菌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菌肥
香蕉枯萎病
广西香蕉枯萎病发生现状及防控措施
广西
香蕉枯萎病
发生为害
防控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蕉茎叶生物炭对香蕉枯萎病防控效果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香蕉茎叶生物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香蕉枯萎病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3-238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156.99|X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12.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2)
共引文献  (917)
参考文献  (5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8(5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1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4)
2011(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3)
2012(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0)
2013(8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3)
2014(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15(5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16(4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7(2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香蕉茎叶生物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香蕉枯萎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