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 临床资料 患者29 岁,孕2 产1,2018 年足月顺产一次. 本孕末次月经为2019 年6 月23 日,孕期规律产检无异常. 因停经40+4 周,下腹痛2+小时于2020年4月3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117 g/L). 4月3日1:00开始规律宫缩,7:50宫口开全,8:10以LOA自然娩出一女活婴,过程顺利. 9:55患者诉会阴部持续疼痛,查体: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宫底平脐,质硬,活动度可,阴道流血少,外阴表面皮肤及阴道黏膜未见创面及活动性出血,宫颈未见裂伤,行三合诊可触及右侧外阴阴道包块,大小约6. 0×5. 0×5. 0 cm,触痛明显;考虑右侧外阴阴道血肿可能,予静滴止血药物、盐水垫填塞阴道压迫、局部冰敷、心电监测等,并开放第二条静脉通道.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见右侧外阴包块持续增大,急诊床边超声提示:右侧外阴皮下探及混合性团块,大小约9. 8 ×7. 3 ×7. 0 cm,考虑:右侧外阴皮下混合性占位(血肿?);急诊凝血功能结果正常,血常规结果:血红蛋白109 g/L,余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产褥期生殖器血肿:右侧外阴阴道血肿;失血性贫血(轻度). 因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可能,紧急联系介入科,急诊行血管造影,见右侧阴部内动脉分支破裂出血,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术,术程顺利. 术后动态观察外阴阴道部血肿无增大,表面张力逐渐降低. 术后一周复查超声提示血肿大小约8. 0×6. 0×5. 7 cm,术后两个月复查B超提示血肿大小约4. 1×3. 8×2. 0cm,较前明显缩小.
推荐文章
顺产阴道壁无裂伤血肿介入治疗一例报道
顺产
无裂伤
阴道壁血肿
动脉栓塞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特异抗体的研究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特异抗体
体液免疫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分类、真菌学和治疗进展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分类
治疗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危险因素分析
外阴阴道
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分娩并发外阴阴道血肿行介入栓塞术一例
来源期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产褥期生殖器血肿 介入栓塞治疗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
页数 1页 分类号 R7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后出血
产褥期生殖器血肿
介入栓塞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248
12-1198/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18-10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79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