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联肢剪力墙结构是抗侧力结构体系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按照当前抗震规范要求设计的联肢剪力墙(CSW)结构在遭受主震作用后,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的余震中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或倒塌,即使主体结构在主震中的累积损伤很小.随着越来越多主震损伤结构在破坏性余震中彻底破坏情况的发生,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抗震概念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可更换连梁(RCB)代替传统的RC连梁可以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在地震作用中RCB首先屈服耗能从而保护剪力墙墙肢底部不受损坏.然而,尚未对带有RCB的CSW结构在余震中的性能进行全面研究.本文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方法对一座12层带有金属可更换连梁的联肢剪力墙结构进行了余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利用主震IDA分析使CSW结构达到FEMA356中规定的以层间位移角为指标的两类性能级别,即“立即使用”与“生命安全”,然后对两类主震损伤结构以及未遭受主震的完好结构分别进行余震IDA计算.研究表明,包含RCB的CSW结构在主震中发生损伤后,在余震中的达到FEMA356中规定的防止倒塌的失效概率明显增加,强调了可恢复功能结构在抗震设计中考虑余震影响的重要性.
推荐文章
高层建筑剪力墙的连梁设计探究
高层建筑
剪力墙
连梁设计
带缝剪力墙结构实验楼抗震动力分析
带缝剪力墙
模态分析
抗震动力
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分析优化
短肢剪力墙
变形能力
影响因素
仿真试验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带可更换连梁的剪力墙结构主余震易损性分析
来源期刊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学科
关键词 可更换连梁 剪力墙结构 余震易损性 增量动力分析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智能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培振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1203 17.0 34.0
2 单伽锃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82 4.0 9.0
3 宫楠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更换连梁
剪力墙结构
余震易损性
增量动力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月刊
1671-9506
11-1392/T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半壁街南路8号汇景阁613室
82-72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79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6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