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纳米结构表面对流动沸腾过程有着显著影响,被应用于高热流的设备散热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其物理规律,以去离子水为工质,配合高速摄像观测,研究了截面为0.5 mm×5 mm的矩形微细窄通道内纳米线表面的竖直流动过冷沸腾.一种TiC纳米线的直径约230 nm,高度约4μm;另一种直径约535 nm,高度约12 μm.过冷沸腾的质量流量是200和300 kg/(m2 s),过冷度为10K,热流密度范围是20~200 kW/m2.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过冷沸腾的沸腾曲线、平均换热系数和两相流流型.研究发现,4 μm高度纳米线表面的两相换热系数更高,但高热流条件下传热恶化更早.4μm高度纳米线表面形成了“形成拉长气泡——气泡上下游扩张——局部干涸——流体重新润湿”的周期性两相流型,而12 μm高度纳米线表面的流型在高热流下仍以气泡聚合以及形成受限拉长气泡向下游扩张为主.
推荐文章
竖直窄矩形通道内过冷沸腾传热模型
竖直矩形通道
过冷沸腾
传热模型
不同宽度窄缝通道过冷沸腾
窄缝通道
过冷沸腾
壁面核化
两相流
气泡
模型
针状电极作用下的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
微细通道
电场
流动沸腾
针状电极
微细通道内超亲水改性表面饱和沸腾的传热特性
微尺度
微通道
传热
相变
纳米结构
可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细窄通道内纳米线表面的过冷沸腾流动与传热特性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微细窄通道 过冷流动沸腾 纳米线 两相流型
年,卷(期) 2020,(20)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热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8-218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TB-2019-033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细窄通道
过冷流动沸腾
纳米线
两相流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