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4岁,因"黑便2月,查体发现十二指肠占位1月"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偶有恶心,无腹痛、腹胀、发热、寒战等其他临床症状.1月前于当地医院行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肿物,怀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红蛋白(HGB)84 g/L.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等均在正常范围, 其他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增强MRI及MRCP示十二指肠降段前壁动脉期见条形高强化灶,截面约0.5 cm×1.2 cm,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等信号,平扫T1WI及T2WI显示不清;MR-CP提示胆囊无增大, 肝内外胆管及主胰管无明显扩张(图1).十二指肠镜示十二指肠乳头大小形态正常,十二指肠乳头旁见一肿物,中央凹陷,糜烂,溃疡形成(图2).病理科会诊意见:(十二指肠降段)神经内分泌肿瘤,G1(类癌).术前诊断:十二指肠降段占位,首先考虑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探查,见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段腹侧,大小约1.5 cm× 1.0 cm×0.5cm, 质硬, 肝左叶肝面见直径约0.5 cm白色质硬结节,切除后送快速冰冻病理回示:纤维增生性结节伴玻璃样变.遂于十二指肠前壁完整切除肿瘤,考虑存在复发、十二指肠瘘、胰瘘、出血等风险,加做胃肠吻合术.术后病理示:显微镜下见肿瘤细胞存在病理性核分裂(细胞核膜消失,核染色质聚集,边缘呈锯齿状),2/10HPF,侵达深肌层(图3).免疫组织化学:CK(AE1/AE3)(细胞角蛋白抗体AE1/AE3)、Syn (突触素)、CgA (嗜铬蛋白颗粒A)、PHH3 (磷酸化组蛋白H3) 均表现为阳性,Ki-67 (5%),CD56表现为阴性.术后患者胃动力恢复缓慢,给予快力、吗丁啉促进胃动力治疗,术后11 d恢复出院.出院后1周电话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未诉特殊不适.定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关注有无复发、转移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