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传统机器人心脏手术方式(使用一个腔镜机械臂、三个操作机械臂及多个专用手术器械)进行改良,仅使用两个机械臂和两把机器人专用手术器械,探讨其应用于不停跳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共完成达芬奇系统下改良不停跳ASD修补术47例,经回归分析制作体外循环(CPB)时间及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并选取在学习曲线上达到稳定状态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达芬奇系统下改良不停跳ASD修补术的25例患者作为改良机器人组;选择同期27例接受经胸壁3D胸腔镜下“三孔法”不停跳ASD修补术的患者作为3D胸腔镜组.两组患者均经股动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外周血管CPB.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相关数据及术后随访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无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经回归分析并制作学习曲线,47例改良机器人达芬奇系统下不停跳ASD修补术的手术时间学习曲线为y=302-41.79 ln(x) (r2 =0.904,P<0.01);CPB时间学习曲线为y=162-40.684 ln(x) (r2 =0.877,P<0.01).改良机器人组同期行三尖瓣成型12例(48.00%),3D胸腔镜组同期行三尖瓣成型11例(40.74%),两组接受三尖瓣成型术的比例相当(P>0.05).改良机器人组CPB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3D胸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3D胸腔镜组(P<0.05,P<0.01).两组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3、30、90、180 d随访,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或三尖瓣反流等.结论 改良机器人不停跳ASD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经学习曲线达稳态后其手术时间及CPB时间均趋于稳定;该术式可更快的完成镜下操作,缩短CPB时间,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良好的微创和美容效果.
推荐文章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微创外科
达芬奇机器人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治疗房间隔缺损65例
房间隔缺损
浅低温
不停跳
补片
3D全胸腔镜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CUSUM学习曲线分析
3D全胸腔镜
累积和分析
房间隔缺损
学习曲线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性分析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安全性
体外循环
微创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达芬奇系统下改良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及学习曲线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学习曲线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13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16|R65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29/j.cnki.cjcr.2020.10.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学习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研究
月刊
1674-8182
32-1811/R
大16开
南京市山西路57号
28-23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6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5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