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生命的第二大常见癌症,其转移和浸润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超过13万例,占全球的28%.宫颈癌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10年内平均发病年龄由50岁下降到45岁,并趋于年轻化[1,2].要降低我们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在于早期宫颈癌病变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本次研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不同宫颈病变宫颈脱落细胞 C-MYC 基因的扩增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推荐文章
Skp2、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宫颈癌
宫颈内瘤样病变
Skp2蛋白
C-myc蛋白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
原位杂交,荧光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
hTERC基因
诊断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的扩增及临床意义
原位杂交,荧光
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癌,鳞状细胞
液基细胞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MY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5-1027,封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20.01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浩 106 373 11.0 14.0
2 郑俏丽 4 0 0.0 0.0
3 邓敏 4 4 2.0 2.0
4 王惠 1 0 0.0 0.0
5 翁婷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月刊
1672-3686
33-1311/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邵逸夫医院)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9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