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6种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和骨髓病理形态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151例初诊MM患者行骨髓穿刺活检,同时通过CD138免疫磁珠富集骨髓瘤细胞,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q+、13q-、17p-、t(4;14)、t(11;14)和t(14;16)等MM常见遗传学异常进行检测,比较不同遗传学异常与活检形态学之间的关系。结果:151例患者中,伴髓外浸润者15例(9.9%)。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76.2%(115/151),其中1q+检出率为49.7%(75/151),13q-为39.1%(59/151),17p-为8.6%(13/151),t(4;14)为21.2%(32/151),t(11;14)为19.2%(29/151),t(14;16)为2.0%(3/151)。骨髓活检显示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模式以结节型(48.3%,73/151)和间质型(33.8%,51/151)为主,弥漫型(17.9%,27/151)最少;瘤细胞病理形态以成熟型为主(58.3%,88/151),其次依次为幼稚型(20.5%,31/151)、中间型(15.9%,24/151)及浆母细胞型(5.3%,8/151)。根据mSMART危险分层系统,高危组主要以幼稚型及浆母细胞型浆细胞弥漫型增殖为主;中危组以成熟型浆细胞结节型增殖为主;低危组以成熟型浆细胞浸润为主;阴性组以成熟型浆细胞间质型增殖为主;中间型浆细胞在各组的增殖方式无差异( P>0.05)。 结论:骨髓活检组织中瘤细胞的增殖方式及形态,与细胞遗传学标志物相结合,可以使其在判断病变的严重度及预后方面更加完善。
推荐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
分子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分型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细胞
形态
多发性骨髓瘤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
荧光原位杂交
分子遗传学
48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细胞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5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及骨髓病理形态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病理学,临床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6-11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00306-0017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病理学,临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