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性别因素对苯肼(PHZ)致溶血性贫血(HA)小鼠的影响.方法 10~11周龄C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PHZ溶液(120 mg/kg),于注射前和注射后第3、5、7、9和14天采颌下静脉血,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注射PHZ后第3天,雌性和雄性小鼠均表现出相同程度的急性HA症状:皮肤黏膜颜色苍白、出现血红蛋白尿、体质量下降、RBC数量和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性降低(P<0.05);注射PHZ后第3天,雌性小鼠脾脏代偿性增大的程度显著高于雄性(P<0.05);注射PHZ后第9天,雌性小鼠的RBC数量、HCT和血红蛋白含量(HGB)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结论 PHZ引发的应激性红细胞生成过程存在性别差异:雌性小鼠RBC的回升速率大于雄性小鼠.
推荐文章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急性溶血性贫血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诊断
微柱凝集法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微柱凝集法
抗人球蛋白试验
试管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性别差异对苯肼致溶血性贫血小鼠的影响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苯肼 性别差异 溶血性贫血 应激性红细胞生成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7-14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6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涛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3 4 2.0 2.0
2 孙绍华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3 张璇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4 杨曜旗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肼
性别差异
溶血性贫血
应激性红细胞生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