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稳定性是评估土壤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聚体破碎是降雨溅蚀发生的关键一步.土粒表面电场对团聚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必然也会深刻影响降雨溅蚀过程.该文以黄土母质发育的黄绵土和塿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定量调控土粒表面电场,研究不同电场强度对团聚体破碎及溅蚀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电解质浓度的降低,土粒表面电位升高,表面电场增大,黄绵土和塿土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减小,团聚体稳定性降低,降雨溅蚀量增大.2)电解质浓度小于10-2 mol/L,黄绵土和塿土表面电位绝对值分别高于202.0和231.6 mV,此时团聚体稳定性和溅蚀量变化不明显,表明表面电位202.0和231.6 mV分别是影响黄绵土和塿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溅蚀的关键电位.3)随着土粒表面电场的减弱,团聚体破碎后释放的<0.15 mm微团聚体含量减小,>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倾向于破碎为更大粒级的团聚体.4)电场作用下团聚体的破碎特征对降雨溅蚀具有重要的影响,溅蚀量与团聚体破碎释放的<0.15 mm微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当降雨进入土壤后,对于干燥的土壤而言,土壤溶液电解质浓度被迅速稀释,土粒表面产生强大的电场,该电场通过影响团聚体破碎程度进而影响降雨溅蚀.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降雨溅蚀的科学认识,同时也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降雨溅蚀的人为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土壤表面电场对黑土团聚体破碎和侵蚀的影响
土壤侵蚀
土壤电场
表面电位
团聚体稳定性
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溅蚀的影响
聚丙烯酰胺(PAM)
人工模拟降雨
土壤溅蚀
黄土土质对溅蚀特征的影响
溅蚀
黄土土质
粒径分布
颗粒溅出方式
东北黑土区片蚀和沟蚀对土壤团聚体流失的影响
片蚀
沟蚀
团聚体流失
黑土区
模拟降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粒表面电场对土壤团聚体破碎及溅蚀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 团聚体 侵蚀 降雨 土壤胶体 表面电位 电场强度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6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3.2
字数 7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07.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2)
共引文献  (185)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团聚体
侵蚀
降雨
土壤胶体
表面电位
电场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