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身为明朝官员的孙传庭,相比并不漫长的仕途,完全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在他50年的人生岁月中,大多数时间,他都不过是一介书生.
孙传庭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读书人路径,进入官场.他仕途的起点,是当时权力体系的基层:知县.先后在河南永城、商丘主政.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办事得力、手腕高明,政声口碑很好.仅仅5年后,31岁的孙传庭,就被提拔到中央政府,成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此时,正是魏忠贤的宦官势力与东林党人激烈政争的时期,内有天灾人祸不断,外有满清外患日浓;大明朝廷上下,却君昏臣劣,党同伐异,你死我活.有心报国,却四望无门.遵循孔子教训:“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目睹政局污浊的孙传庭,毅然辞职回乡,远离朝廷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