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疾病进行ICD编码时,编码员首先确定该病例是否已通过病原体确诊.未确诊的疑似病例应按是否有肺炎表现进行不同的编码表达,同时附加Z03.800x001说明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过确诊的病例均应以UO7.1作为主要编码,其后应对其他的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及手术操作按照国际疾病分类原则进行编码,特别是针对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进行的各项手术操作均应完整准确表达,其他特别情况可通过附加编码予以表达,确保诊疗信息的准确精细,为临床分析研究和国际交流提供可靠依据.
推荐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冠状病毒
SARS-CoV-2
病毒传播
抗病毒药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隔离者的应对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表现
居家隔离
轻症
隔离环境
消毒
自我监测
心理疏导
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敦煌医学中养生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敦煌医学
养生思想
哲学养生
食疗养生
卫生养生
修身养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ICD编码应用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病案 学科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ICD-10 疾病编码 应用探讨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与手术分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ICD-10
疾病编码
应用探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案
月刊
1672-2566
11-4998/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80-10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9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