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中药材当归中不同部位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出生长饱满的当归作为试验样品,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四个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开展液相色谱图相似度评分.结果 经过初步分析得出,当归内有效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且分布的位置不均,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其成分在当归中部和当归尾部的含量较高;阿魏酸在当归每个部分均有发现,但其更集中于当归尾部.对照当归不同部位的的色谱图可以看到每个部分整体相似度较高,但在挥发油,阿魏酸等数据上存在差异.结论 当归不同部分的化学成分含量不相同,在应用当归进行治疗时应分析其有效化学成分,做到高效准确的用药.
推荐文章
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分析
当归
不同药用部位
挥发油
阿魏酸
总鞣质
连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连翘
化学成分
黄酮
滨海前胡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滨海前胡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GC-MS分析椒蒿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椒蒿
挥发油
气-质联用(GC-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来源期刊 中华养生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当归 挥发油 阿魏酸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2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当归
挥发油
阿魏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养生保健
月刊
1009-8011
11-4536/R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0-266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