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超声造影增强强度与病灶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8例,进行胃癌病灶、癌旁正常胃壁组织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曲线峰值强度(PI)、基础强度(BI),计算病灶和癌旁胃壁组织的增强强度(EI)值;免疫组织化学CD34抗体标记,Weidner最高血管密度计数法计数胃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比较EI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34阳性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呈黄色或黄褐色;孤立存在的黄色或黄褐色血管内皮细胞簇为一条单独的微血管.胃癌病灶组织EI值及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EI值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胃癌超声造影EI与病灶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生物学行为.
推荐文章
原发性肝癌患者剪切波速度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关系研究
肝肿瘤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剪切波速度
超声检查
微血管
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
胃癌
肿瘤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orrmann分型
TNM分期
胃癌中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胃肿瘤
毛细血管
抗原,CD34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癌超声造影增强强度与病灶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工程学 学科
关键词 胃癌 微血管密度 超声造影 增强强度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4-925,9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7(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8(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9(11)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微血管密度
超声造影
增强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工程学
双月刊
1671-4199
22-1333/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12-12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