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辐射制冷膜的高反射率易产生"光污染"从而应用范围被限制的问题,采用降低光泽度的方法以避免辐射制冷膜"光污染"产生,分别通过对表层基材乙烯 – 四氟乙烯共聚物添加SiO2消光粉、聚碳酸酯(PC)微球粉和表面压花处理的方式对辐射制冷膜进行处理,分别测试未改性辐射制冷膜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辐射制冷膜表面光泽度、太阳能反射比、大气窗口(8~13μm)发射率、实际制冷效果性能,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光泽度、辐射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C微球粉是最优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辐射制冷膜光泽度从631.4降到78.7,同时太阳能反射比从94.3% 降低至93.2%,大气窗口发射率从92.9% 提升至93.4%;添加PC微球粉的辐射制冷膜仍保持了良好的降温性能,在正午12点时仍比环境温度低2.4℃.
推荐文章
黑色亚光聚酰亚胺薄膜光泽度研究
黑色
聚酰亚胺薄膜
光泽度
花岗石磨抛光的表面光泽度特性
计量学
花岗石
抛光
光泽度
碱性抛光工艺中铝制品表面光泽度的表征
铝合金
粗糙度
光泽度
原子力显微镜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碳酸酯表面形貌参数与光泽度关系研究
聚碳酸酯
形貌参数
表面光泽度
相关性
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降低辐射制冷膜光泽度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塑料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辐射制冷 光泽度 太阳能反射比 发射率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5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539.2020.09.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辐射制冷
光泽度
太阳能反射比
发射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塑料应用
月刊
1001-3539
37-1111/TQ
大16开
济南市天桥区田庄东路3号
24-42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8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9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