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与抗核抗体谱(ANAs)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7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患者血清ANA,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患者血清ANAs,统计两组ANS、ANAs阳性率,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ANA、抗史密斯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抗核糖核蛋白/斯密斯抗体(nRNP/Sm)、抗双链DNA抗体(ds-ND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核小体抗体(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SSB)、抗着丝点抗体(CENP-B)、抗PM-Scl(PM-Scl)以及抗细胞浆组酰-tRNA抗体(JO-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抗sm、抗SSA、抗nRNP/Sm、抗ds-NDA、抗ARPA及AnuA自身抗体中,抗sm、抗抗ds-NDA、抗ARPA及AnuA自身抗体特异度均高于90%,准确度均高于60%.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ANA与ANAs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的诊断效能.
推荐文章
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
抗体,抗核红斑狼疮,系统性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核抗体谱检测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诊断中的价值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抗核抗体
诊断,鉴别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
抗类瓜氨酸化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
类瓜氨酸化抗体(抗CarP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处方药 学科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思为 3 0 0.0 0.0
2 王军 2 0 0.0 0.0
3 刘惠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13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系统性红斑狼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处方药
月刊
1671-945X
44-1549/T
大16开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46-260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3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571
论文1v1指导